当亲人的最后一程想托付给深圳的海浪,这份关于海葬手续的具体指引,能帮你理清每一步——没有生硬的条款,只有普通人办手续时会遇到的细节与温度。
第一步先确认「能不能办」。深圳海葬的资格并不复杂:逝者是深圳户籍,或是在深圳去世的非户籍人员(需提供死亡证明上的深圳死亡地点),亲属都可以申请。如果拿不准,不妨先打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的电话问清楚(0755-25832106),或是登录「深圳民政在线」官网查政策,避免白跑一趟。

接下来是最磨人的「材料准备」。别嫌麻烦,提前理好这些资料能省很多事:1.逝者的身份证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;2.医学死亡证明或火化证明(如果已经火化,要带火化证);3.申请人的身份证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(需是逝者的直系亲属,如配偶、子女、父母);4.亲属关系证明(比如结婚证、出生证,或是街道办开的证明);5.如果是非户籍逝者,还要带在深圳去世的证明(比如医院的死亡通知书)。记得复印件多备两份,有的窗口会收两份。
材料齐了就可以「提交申请」。有两个渠道:要么去户籍所在地的殡仪馆(比如福田殡仪馆、龙岗殡仪馆),要么去就近的政务服务中心「社会事务」窗口。提交后等待审核,一般3-5个工作日会有电话通知结果——如果资料没问题,就可以进入下一步;如果缺材料,工作人员会明确告诉你要补什么,不用瞎猜。

然后是「选服务定时间」。深圳的海葬分两种:集体海葬和个性化海葬。集体海葬是免费的,每年春秋两季各办一次(一般3月和11月),由民政局统一组织,会安排免费大巴接送;个性化海葬是针对有特殊需求的家庭,比如想选特定日期、特定航线,费用大概在3000-8000元不等(具体看服务商)。选集体海葬的话,要在审核通过后确认参加的人数,填一份《海葬服务确认表》;选个性化的,直接和服务商协商时间就行。

到了「现场办理当天」,记得提前半小时到集合点(一般是殡仪馆门口),带好所有人的身份证——工作人员会核对信息。集体海葬的流程很贴心:免费大巴送大家到码头,先在船上举行简单的告别仪式,有司仪引导大家献花、读悼词,然后是默哀环节;之后船开到指定海域(大概1小时船程),工作人员会帮着把骨灰和花瓣一起撒进海里,家属可以亲手撒,也可以让工作人员帮忙。整个过程大概3小时,不会太赶。
「后续的温柔收尾」。海葬结束后,民政局会给每个家庭发一本《海葬证书》,上面有逝者的姓名和海葬日期,算是给亲人的「海上户籍」;如果需要,还可以申请在「深圳海葬纪念园」立一个虚拟墓碑,每年清明可以线上祭扫。工作人员会把当天的照片和视频整理好,大概一周后发给家属,留作纪念。
需要提醒几个小细节:1.提前查好天气,如果遇到台风或暴雨,活动会延期,记得关注通知;2.当天不要带贵重物品,船上空间有限,容易丢;3.如果有老人或小孩,最好带点零食和水,船程可能会有点晃;4.撒骨灰时尽量不用金属容器,用可降解的骨灰袋(殡仪馆会免费提供),避免污染海洋。
海葬不是「消失」,是换一种方式陪伴——深圳的海很温柔,风会带着花瓣飘很远,浪会把骨灰裹进深海,就像亲人从未离开。如果你也想给亲人这样一场温柔的告别,不妨按着这个流程走,每一步都有温度,每一步都有人帮你。
深圳的海,会接住每一份思念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