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是座泡在海风里的城市。清晨的蛇口码头飘着渔获的咸香,傍晚的深圳湾大桥映着橘红色的晚霞,连风里都带着海的气息。对于很多深圳人来说,海不仅是风景,更是刻在生活里的印记——而海葬,就是这座城市给逝者最温柔的“归处”。最近常有人问:“深圳市海葬有免费吗?”答案是肯定的——深圳早就推出了免费海葬政策,而且这份“免费”,藏着满满的民生温度。只要是深圳户籍的逝者,或者在深圳去世并火化的非户籍逝者,都可以享受免费的骨灰海葬服务。这里的“免费”不是“减一点”,是“全免”:从骨灰从殡仪馆运到海葬码头的运输费,到仪式所需的可降解骨灰容器,再到海葬船的使用费、工作人员的服务费,统统不用家属花一分钱。甚至有些区还会给家属发放一定的交通补贴,怕家属来回跑麻烦。去年认识一位陈叔,他儿子生前是深圳某医院的医生,抗疫的时候累倒在岗位上。陈叔说,儿子生前最爱的就是周末去深圳湾骑自行车,吹着海风看鸽子。听说海葬免费,他特意去罗湖区的殡葬服务中心办了手续。仪式那天,船缓缓驶离码头,陈叔捧着儿子的骨灰盒,手指轻轻摩挲着盒身——那是个印着海浪图案的可降解盒子。工作人员轻声说“可以了”,他才慢慢把盒子放进海里。盒子下沉的时候,海面泛起一圈圈涟漪,像儿子生前笑起来的眼睛。陈叔抹了抹眼角,说:“小子,以后你就能天天看深圳湾的日落了。”办理免费海葬的流程也不复杂,不用跑断腿。家属只要带着三样东西:逝者的死亡证明、火化证明,还有自己的身份证,去户籍所在地的民政部门(比如区民政局)或者正规的殡葬服务机构(比如深圳市殡仪馆)就能办理登记。如果是外地户籍的逝者,只要是在深圳火化的,也能享受同样的免费政策——深圳的包容,连告别的方式都藏着。有人会问:“海葬会不会很‘冷’?”其实不然。每次海葬仪式,工作人员都会准备鲜花,家属可以把花瓣撒在海面上,花瓣跟着海浪漂远,像给逝者铺了一条温柔的路。还有的家属会带逝者生前的小物件——比如一副旧眼镜,一本翻旧的航海杂志,放进可降解的袋子里一起入海。这些小细节,让海葬不是“告别”,更像“送逝者去赴一场和海的约会”。深圳的海葬免费政策,其实是在传递一种“生命观”:死亡不是终点,是另一种开始。那些曾经在深圳打拼的日子,那些和家人一起看海的时光,不会因为死亡而消失——它们会变成海里的浪花,变成吹过深圳湾的风,变成大梅沙沙滩上的细沙,永远陪伴着爱的人。上个月参加一场海葬仪式,有个小朋友拽着妈妈的衣角问:“奶奶去哪里了?”妈妈指着海面说:“奶奶变成了海的一部分,以后我们去海边玩,就能看见她啦。”小朋友歪着脑袋想了想,突然笑起来:“那我下次要带奶奶最爱的棉花糖,给海吃。”风把小朋友的笑声吹得很远,在场的人都笑了,眼里却泛着光。关于“深圳海葬有免费吗”这个问题,答案不仅是“有”,更是“深圳用免费海葬,给了逝者最有温度的归处”。这座年轻的城市,用海的包容,接住了每一个关于告别的重量——让逝者安心,让生者暖心。最后想说:如果你的家人也想和深圳的海永远在一起,不妨去了解一下免费海葬政策。毕竟,最珍贵的告别,从来不是用金钱衡量的,而是那份“把逝者放在心里,把爱留在海里”的心意。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