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盐田港外,海浪裹着咸湿的风漫过防波堤,远处货轮拖着淡蓝航迹驶向深海——这方与城市共生的海域,成了许多人"最后一次旅行"的终点。对于想让亲人归于自然的深圳家庭来说,盐田的海葬服务,是一份带着温度的"告别说明书"。

盐田的海葬为什么让人安心?常来咨询的家属说,这里有"生活的烟火气":沙头角的茶餐厅飘着菠萝油香,海鲜街的渔船归港时鸣笛,像逝者生前熟悉的日常;更重要的是流程"接地气",没有生硬的条文,只有窗口工作人员递来粉色申请表时的一句"慢慢来,我帮你填"。

申请的第一步,先找对地方。盐田区殡葬管理所设在沙头角民政大厦一楼,窗口挂着"海葬服务"的蓝色标识。家属可以先打个电话(0755-25551234)确认,避免跑空;也可以直接去,工作人员会拿出申请表——项目不多,主要是逝者身份信息、家属联系方式,还有一句"是否愿意参加集体海葬"。其实多数家属会选集体,船上的陌生人因同样的思念成了"同路人",彼此能轻轻递一杯热水。

材料不用太复杂,但要带齐关键几样:逝者的死亡证明(医院或派出所开具)、火化证明(殡仪馆的火化编号页)、家属身份证;代办的话加亲属关系证明——子女带户口本,配偶带结婚证,都要原件+A4复印件。工作人员会耐心核对:"逝者是外地户口?没关系,家属是深圳户籍或逝者在深圳去世就行。"

深圳盐田海葬申请说明-1

申请后等10个工作日左右,民政局会打电话通知具体日期。集合点通常在盐田海鲜街的渔人码头,红色遮阳棚下写着"海葬集合点"。那天要早到,8点半集合9点开船——海边风大,穿件防风外套,别穿高跟鞋。

船是白色的"民政海葬船",上面有志愿者递热水、帮拿骨灰盒。可降解骨灰盒是玉米淀粉做的,放进海里一个月就会溶解。仪式简单却庄重:船到10海里外的指定海域,工作人员念一段悼词,家属依次走到船尾,把骨灰盒轻轻放入海中。有人撒把白菊,有人说句"爸,你以前总说想看海",海浪卷着花瓣漂远,像给逝者递了封没有地址的信。

最后要记的细节:不用带金属或塑料物品,鲜花选白菊百合就行;不用烧纸放鞭炮,海边禁火也不环保。有家属说,后来每次去盐田海边,都会捡个贝壳装口袋——"像爸爸给我的小礼物";还有阿姨每月去海鲜街买鱼放生,"就当给老伴加个菜"。

盐田的海还是那样,潮起潮落间藏着许多人的思念。海葬不是失去,是让亲人变成海浪里的浪花、沙滩上的细沙,在每个有海风的日子里,悄悄回到身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