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大鹏湾裹着咸咸的海风,海浪拍着岸边的礁石,远处七娘山的轮廓在云雾里若隐若现。很多人不知道,这片藏着深圳最蓝海水的海湾,正悄悄承载着一种浪漫的告别——海葬。对于想让亲人"回归自然"大鹏的海葬流程没有生硬的流程表,反而像一场提前约好的海边送别,每一步都带着温度。

最先要做的,是找对"引路人"。可以打大鹏新区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的电话,或者打开"i深圳"APP搜"海葬申请",工作人员会慢慢和你说清楚细节:需要准备亲人的死亡证明、火化证明,家属的身份证和能证明关系的材料(比如户口本、结婚证),如果是替别人办,还要写份简单的委托书。不用急着一次性凑齐,有不懂的就问,他们不会催你。

深圳大鹏海葬流程全套-1

资料准备好后,线上提交或者送到大鹏新区行政服务中心都行。审核大概要3个工作日,通过了会收到短信,里面有预约编号和提醒:记得提前1-2周约时间,因为要凑潮汐和天气——大鹏的海葬选在风浪小的日子,就像给亲人选了个"天气好的出门日"。

到了约定的那天,早8点去大鹏新区行政服务中心门口集合。别忘带身份证和预约凭证,也可以捎上点"小礼物":比如亲人爱喝的茶包、常戴的钥匙扣,或者一束白菊——不是规定要带,但这些小东西会让告别更像"和他一起去海边散步"。

集合后坐大巴去码头,上船前工作人员会轻声说:"等下别站船边,风大。"快艇慢慢驶出码头,往大鹏湾深处开,20分钟后到了指定海域——这里没有渔船,只有海鸟绕着船飞,海水蓝得像亲人当年拍的照片。

仪式开始时,船上会放一段轻柔的音乐,没有人催你,愿意默哀就低头想想往事:比如他第一次带你去大鹏吃海鲜,比如他蹲在沙滩上帮你捡贝壳。然后工作人员把骨灰盒轻轻打开,用网兜装着递过来——你可以亲手举起来,让海风把骨灰吹成细沙落进海里,也可以让工作人员帮忙,就像他生前怕你累,总说"我来"。

撒完骨灰,把带的花扔下去吧,白菊会浮在海面上,跟着海浪漂很远。工作人员会递来一张海葬证书,上面写着海域的坐标,北纬22°38′,东经114°32′"——这是他的"新家地址",以后想他了,打开地图搜这个点,就像找到他的"门牌号"。

海葬结束后,不用急着走。可以去杨梅坑的海葬纪念墙,把他的名字刻在上面——不是必须,但墙上的名字都带着故事,就像一群"邻居"陪着他。每年清明来放束花,或者周末来海边散步,风裹着咸咸的味道吹过来,就像他在说"我挺好的"。

其实大鹏的海葬从不是"结束"。当你下次踩在大鹏的沙滩上,脚边的浪花卷着细沙,风里飘着海水的咸,那都是他——他变成了海浪,变成了海风,变成了每一次你靠近海边时,心里突然涌上来的温暖。就像他从来没走,只是换了个方式,永远守着你。